各位牛友們晚上好~~ 

這2天我的研究進度嚴重塞車,所以沒上來陪大家,請大家見諒。
還好有 Tsai Yu-Hsuan 與 謝維琪 兩位替我注意牛舍事務,真的很感謝她們。看牛舍裡大家都很熱鬧融洽,實在好高興,謝謝大家!南無阿彌陀佛~~

剛剛逛了牛舍,發現最近的話題繞著『地震雲』跑,我也發現大家對地震雲的概念似是而非,所以我想來與大家聊聊這方面的觀念。

所謂『地震雲』實際分成『震中(正在震)雲』、『震前雲』、『震後雲』3種:

1.)震中(正在震)雲:
基本上『震中雲』我把它也歸類為『震後雲』。一般地震的時間都不長,當大地震發生了,妳會先看雲、還是先逃命?所以,實在沒必要特意把正在地震時發生的雲分類出來。

2.)震前雲:
『震前雲』其實就是『主震前的小(前)地震引起的雲彩變化』。所以『震前雲』其實也是一種『正在地震的雲』,只是因為地震程度太小,人體不易分辨現在是否『正在地震』罷了!(這時在忍不住又要問候一下氣象局.......
既然明白震前雲的由來,相信牛友們就能明白一點:『震前雲』確實是一種觀察『大地震來臨否?』的重要參考。
往後大家看到了『震前雲』也可以PO上來大家分享,順便歸納出地震可能出現的位置。

3.)震後雲:
這才是今晚這篇真正的主題,也是最被通稱的『地震雲』。
關於地震雲的形成原因可以寫出一篇很長的論文,但也可以用一句話解決:地震雲其實就是地殼變動時產生的地磁變化,造成空中的電離子不穩,這種電離子不穩狀態會使空中的水蒸氣產生震盪、最終相互聚集而形成地面看得到的『雲』。
所以,從地震雲形成的『樣子』確實可以大致判斷地震大小及方位,但因為還有其他因素(震央深度、大氣濕度、地層質量.....)需要考慮,要憑地震雲做精準判斷,以目前技術尚言之過早。(測水中電離子數不屬於一般技術,此處不談。)

批哩啪啦說一大堆,到底什麼是『地震雲』?
日本有一群科學家曾經對地震雲的形成有過實驗,大家可以去進香尋求開釋~~ 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Pi_sdn1fpQ

很高興見到大家以正確、健康的心態探索地震,希望以後大家能對地震雲有更多認識,幫忙發現地震雲。對地震知道越多,就越不需要盲目害怕。祝福大家!

我也要繼續潛水早日發表論文。
再次感謝大家!
南無阿彌陀佛~~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王明仁 的頭像
    王明仁

    王明仁說地震

    王明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