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颱風又要來了!『東部、南部』須防超大豪雨 】

以下是颱風(尚未命名的熱帶低壓)路徑預測:
8/21熱帶低壓持續向西前進,風力逐漸增強。
8/22熱帶低壓升級成輕度颱風,路徑轉向西北西登陸恆春半島,入夜後受地形破壞再次降為熱帶氣壓。
8/23熱帶低壓登陸福建。

為突破氣象局的無理箝制,方便牛友幫忙推廣分享『地震預測』理論,未來規劃牛舍將只以『發佈預測文』為主,其餘『理論分析文』都將發佈在我的個人臉書 王明仁 及粉絲團 地震預測王

8/19發生2件消息,再次呼應我一再強調『隱能量』可以多種型態呈現,歡迎到粉絲團 地震預測王參考相關分析 :
1.)屏東潮州小區域強降雨。
2.)臺灣東海岸發現地震魚。

20170820-1.jpg

分隔線.jpg

 

王明仁黃大祐其他 4 個人

【 看到『一邊晴一邊雨』的天氣,要防劇烈變天窩! 】

8/19屏東潮州出現小區域強降雨,雨量集中、晴雨分明。這種『一邊晴一邊雨』的天氣,雖然高度與生成型態都與笠雲不同,但其實都隱喻了幾天之後的天氣將有劇烈變化。

我經常在個人臉書及 聊【牛】說【地震】 社團提到的『隱能量』理論說過,地殼隨時都在變化,雖然變動極為小很難為常人知覺,但累積的變化確實驚人。我在2016年也曾提出另一個理論:『地殼板塊如餅乾,密佈許多看不到的細縫,這些細縫具有呼吸作用,不僅能排出地殼水氣變成下雨,甚至藉由聚集的水氣導引,形成尖端放電的打雷效果。

在連續乾旱之後,如果在附近有類似颱風這種強烈能量集結,地殼細縫中必然包含許多水氣,這些水氣會因為『某地區』地殼『相對』高壓及高溫產生的推擠效果,從地殼細縫中密集激射蒸發到空中。當水蒸氣持續上升至高空變冷最後結成冰晶,冰晶在持續增大因重量增加再度下降,在下降的過程中再度由固態變成液態,這就是我們看到的『小區域暴雨』。『水氣從地殼細縫中密集激射蒸發到空中』,這種情形如同一顆年久產生裂縫的足球,一旦氣球灌飽後還繼續加壓,那麼足球表面的裂縫就會被撐開,內部的空氣就會從撐開的裂縫激射出來的效果類似。

預期颱風將於8/22登陸恆春半島,印證了我的理論。下次如果再發現『一邊晴一邊雨』的天氣,也請小心:很可能就是颱風要來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明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