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南部4/7~4/15地震預測 之後續報導1 】

今天下午第一波能量流高峰經過,與板塊推擠的加成效果並不明顯,這種情形有好有壞:
1.)好消息:後續另有一波能量高峰將在4/8經過南臺灣,預測規模仍是6.3,但分批釋放可能性已經大幅提高。如果同樣沒有引發板塊推擠加成效果,那麼這次的地震預警就可以提早在4/9解除,雖然後續還會有零星地震出現在臺灣東部沿岸附近,但已經不會有大危險。
換句話說:04/07 14:19 在屏東三地門發生的規模3.8地震就是『分批釋放』,但更正確的說:如果後續的第2波能量流高峰也沒有引起加成效果,就根本不會有規模6.3(加成效果)這麼大的地震發生。
2.)壞消息:如果這次沒引起板塊推擠加成,則表示『921系列斷層』的累積能量並沒有因為這次的『衝撞』而釋放,後續影響仍須持續觀察。
3.)921系列斷層距真正再次爆發還有時間緩衝,讓我有更多時間分析中部地震『新』型態,但我依然沒錢可以購買龐大的氣象局過去數據資料,這實在很難列為真正好消息.........😰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錄:【 我在2017.04.03做『921系列斷層』大場勘的原因 】
(為保持牛舍文章不至於過於紊亂,理論說明文章我會盡可能只PO於個人臉書)

一般的地震都是小區域受到能量流震動所產生,但這次我在 聊【牛】說【地震】 發佈的地震預測其型態除了小區域因素之外,還有板塊擠壓產生的『大環境』影響(註)。

因為地殼構造不同,菲律賓大板塊擠壓對臺灣西部的影響遠比臺灣東部要大得多,而且會讓『小區域地震』能量擴大數十甚至數百倍以上。這種現象就是當年『921大地震』的成因,也是我在 04/03 特地進行『921系列斷層』場勘的主要考量。

一次大地震往往需要觀察好幾個月的能量波動,從今年農曆年初臺灣中部『921系列斷層』舊址確實又有復甦跡象,這絕對是『重大警訊』但不表示會有立即危險,我會隨時監視各種地震能量變化,也歡迎加入 聊【牛】說【地震】 掌握最新地震預測訊息。

註:這裡的『大環境』是指幾乎縱貫全臺灣的南北縱向斷層(板塊切片),這種斷層不一定明顯但往往動輒百公里以上,並非只有短短幾公里或10幾公里。找不到斷層就說是『盲斷層』,常常是『見樹不見林』的謬誤.....

 

2017年4月9日 台南南化泥火山噴發 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6/2392427

分隔線.jpg

2017年4月10日 ( 02:04 ) : 【 地震警報解除 】『板塊推擠加成效應』沒有發生

2017年4月11日 ( 01:25 ) : 同一波能量流,能在菲律賓引發規模6以上地震,卻僅在臺灣觸動小規模地震,只能說臺灣確實是個寶島,大家都很幸運!

分隔線.jpg

106年4月7日 14:19 原規模 3.8 => 變更為規模 3.9

原地震深度 11.8 公里 => 變更為 19.2 公里

1060407 141917.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王明仁 的頭像
    王明仁

    王明仁說地震

    王明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